首页 -- > 人物

回望一年,我变成了另一个我

发布时间:2018-06-18 14:4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许雅茹

    辽宁校媒  辽宁科技大学  许雅茹/文

    谈到去年的这个月,谈到高考,很多2017届的毕业生仍十分感慨。这短短的一个六月,结束了埋头苦读的十二年,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旅途。这一年,他们从家乡走到他乡,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幼稚走向成熟。

    成长,曾经是一个局限在身高体重、上进心、甚至是学习成绩的名词。上大学前,他们的成长与否是由家长来定义的,也许是多学习了半个小时,家长便欣慰地说:“孩子长大了”,可是他们自己对家长口中的成长感受甚微。直到走进大学,他们在独处中发现,成长是一个认识自我、推翻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

    从辽宁飞到成都上大学的刘萱萱,这一年让她对未来有了更理智的思考。她是高中班里离家最远的人,一年只能回两次家的她,对家的情感变得依恋而复杂。“一开始我对被录取到成都还是无感的,离家远一点也还好,再说成都比家里繁华,这里大学生活也能更丰富一点。”刚到成都的她对这个城市充满着期待,可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耳边充斥着多是听不懂的方言、吃到的是不熟悉的口味,独立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带着异乡人的无奈。

    “其实真的是实践出真知,在家的时候我常常想,以后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现在自己真的出来了,才知道离家远的难处。想家就不用说了,更多的是担心家里的人生活身体上怎么样。我知道,这有点杞人忧天。但有时候克制不住自己,想一想就莫名的害怕,一旦家里出了什么事,我回去也晚了。”她陷入了沉默,眼圈红红的。“高中时我想改变环境对我的束缚,来到成都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常常问自己,我得多努力才能把父母接过来?可我知道即使我有能力,父母也不一定会和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可如果我在这,他们在那,他们的老年生活谁来照顾呢?后来我想通了,生活中必须要做选择,而我想选择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想回到来处时,还有路可回。我怕走得太远,归途那边剩不下一盏迎我回家的灯。”

    和刘萱萱形成对比的是文静内向的林琳,高中时她有一些自我封闭,和班里不太熟的同学几乎一周都说不上几句话。上大学之后,她尝试着打开心扉,主动地和身边的同学、社团中的伙伴们交流。说到大学带给她最好的礼物,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自信!

    林琳曾经就读的的高中是当地最好的,课业压力繁多,竞争压力也很大。成绩并不突出也没有特长的她在高中很难受到重视,有时候自卑的情绪总是困扰着她。进入大学,为了进入喜欢的社团,她参加了大大小小的面试竞选,都收到了令她满意的结果,在这些“小幸运”中,她的自信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很多怀念高中的人不同,林琳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说到大学,她平静的表情里露出一丝欣喜:“高中几乎都是整天面对着成堆的试卷和接连的考试,有时候抬起头看见大家奋笔疾书的样子,很有压力。课余活动在高三阶段几乎想都不敢想,那段时间我常常觉得几乎要窒息了。但现在不同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充裕了很多,除了学校和学院会组织很多联谊,自己也会跟着社团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种自由支配时间的感觉真的很棒。”

    谈到上大学以后的变化,她说变化最多的是心态,很多以前觉得不可能接受或者不知道如何面对的事情,现在也会去学着理解和解决;一个人在外,少了家长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安排,她在做事情之前会更细致的考虑;以前觉得幼稚的事情,现在发现偶尔做一次感觉幸福感爆棚。

    无论是从渴望自由变得适应安稳的刘萱萱,还是从内向谨慎变得活泼开朗的林琳,他们的变化都代表着某些大一学生。高中时他们的自我认识依赖于他人的夸奖和批评,对未来的规划则更倾向于“榜样”的力量。这些依靠于别人而建立起的自我,大多与真正的自我有着偏差。所以在大学生活中,他们会发现自己“变了”,但这种变化多是一种良好的“自我重塑”。因为他们开始冷静地对自己能力以及家庭做出判断,根据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规划未来。

    但值得强调的是,文中谈到的成长,不是对生活的妥协,更不是听天由命。而是纠正曾经幼稚的想法,找到自己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平衡点。就像刘萱萱,她虽然说要回到家乡,但最心仪的还是省内较发达的城市,她仍然保留着对事业的野心,只是换了一个更适合的地方坚守理想。林琳在收获自信和开朗的同时,也保留着安静沉稳的性格,她不为合群而委屈自我,她只想表达出真诚的想法获得理解和尊重。当曾经的固执变得柔和,改变世界的口号变成了与世界和解,我们不是在变得平庸,而是用更实际的方法去抵抗平庸。

    这一年,在离家的无数个夜里,有一群人孤独地与自己作着斗争。他们杀死乌托邦中的自己,留下理想中最理智的部分,重塑一个更完美的自我。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