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报道“老手艺”

神垕古镇上的苗家钧瓷

发布时间:2018-09-03 15:5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潘奕良 田鑫宇 张浩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这是乾隆在《赏钧红》中对钧瓷的描述。

    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着迷,今年五十多岁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苗长强正是其中之一。

    苗长强出生于钧瓷之乡——河南神垕古镇,其父是钧瓷泰斗苗锡锦。在父亲和神垕古镇浓厚钧瓷氛围的影响下,苗长强从高中毕业便开始学习制瓷技艺。

    1985年,他考进西北轻工业学院(今陕西科技大学)硅酸盐工程系陶瓷专业,开始对陶瓷进行系统学习,逐步成长为钧瓷大师,他创作的“双龙瓶”、“三阳开泰尊”也成为了中国钧瓷的代表,分别在2010年时被当做国礼赠送给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时任芬兰总理万哈宁。

    苗家钧瓷也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发展起来。

    按照传统钧瓷工艺,一件钧瓷的制作需要72道工序:采料、配料、采泥、拉胚……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都需要细致的操作。其中配置泥料和配置釉料两个环节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拿釉料配置来说,每一种瓷器的釉料都需要按照配方进行调制,各种添加物的比例也需要精准控制,否则烧制出来的瓷器的釉色会出现瑕疵。而对于有瑕疵的瓷器,追求钧瓷极致之美的苗家钧瓷的传统是把不完美的成品一律销毁。即使是在产业化制瓷时代,苗家钧窑仍然坚持传统工艺制作钧瓷。

    在苗长强看来,苗家钧窑不仅要坚持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工艺,也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他们将钧瓷与其他艺术完美结合,不断地融其他艺术门类于其中,如绘画、书法以及镶嵌等,在传统器型上创造出种类繁多的“跨界”艺术精品。

    2008年奥运会期间,受中国奥组委委托创作的国礼“北京奥运·长城鼎”就在器型上一改传统钧瓷的圆形特点,将长城、鼎和钧瓷三者完美结合,受到了多国领导人的欣赏与称赞。在釉色方面,苗长强和他的徒弟们也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色彩的特殊爱好,对瓷器的釉色进行大胆地创新,从而做出受市场青睐的钧瓷。

    虽然已年近六旬,苗长强每天仍然要抽出时间在工作室里制作钧瓷,研究釉色配料,“钧瓷这种瓷器魅力太大,是没有止境的,我还不能放下。”苗长强说道。为了建设钧瓷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体系,苗长强曾与父亲苗锡锦共同编纂《中国钧瓷考》一书,也曾发表过《钧釉中的蚯蚓走泥纹》等多篇优秀论文。

    “制瓷业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多向外界学习才能有所创新。”近些年来,苗长强拜访学习了许多陶瓷大师,通过学习交流再和钧瓷制造技艺融会贯通,不断探索创新着钧瓷的制造技艺。他的弟子张洋洋在近几年也开始走出神垕,走出河南,学习和吸收其他瓷系的长处。2017年11月,张洋洋成为“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的一员,赴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在这期间,他与众多优秀的制瓷人一起切磋制瓷技艺,吸收了景德镇等瓷系的制作工艺,在钧窑制作的手拉胚、上釉等环节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社会稳定、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注重创新的苗家钧瓷有着不小的市场潜力。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现在愿意接触和学习传统钧瓷制瓷技艺的年轻人正变得越来越少。苗长强说:“我的徒弟有二十几个,有的在神垕,有的在外地,经营状况还好,也就是只是过日子、能糊口就行。年轻人对这个行业不怎么感兴趣,一群玩泥的,工作又脏又累,工资还低,没人愿意做。”八年前和张洋洋一起入行的同龄人,现在一大半都已经转了行,只有他和少数几个人还在坚持。这其中有他们对钧瓷的迷恋与执念,也因为随着技艺的高超,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才更有竞争力。

    “我们的力量终究是微薄的,还是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够加强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新鲜血液融入,毕竟传承这件事,我们有心传,可是没人承啊。”苗长强说道。

    祖辈的技艺不能被时间磨灭,先人的智慧更不能随风消散,作为老一代制瓷艺术家,苗长强仍在带领着徒弟们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始终坚守着古老的钧瓷技艺。但是他最希望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来到神垕,品味钧瓷然后爱上钧瓷,传承这项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创新中将其发扬光大。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前来,尘土飞扬之中带来的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时代的变迁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传统手工艺的前进历程。苗家钧瓷登上百度信息流之后,仅仅一周时间就收获数万次浏览和点击,远远高于普通互联网广告效果。百度运用大数据将钧瓷信息智能分析、精准投放,为大家科普钧瓷文化时也挖掘着众多的潜在钧瓷爱好者。网友们按图索骥,有的甚至亲自赶往神垕一探究竟。在这场新技术变革中,传统手工艺无疑是获益良多。

    我们也始终相信钧瓷的魅力也会因互联网而熠熠生辉,并最终被其真正的爱好者发扬光大!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