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活动报道

采访札记:不自诩伟大,只是选择了坚守

发布时间:2017-09-04 14:16  来源: 作者:南京大学 孔德淇

    八月下旬的安泽,车开出县城半个多小时,田野才慢慢显出人烟来。驶过最后一片绿色,东里村第一书记原国虎出现在一栋两层高的砖房前,那是村委会的办公处所。

    简单话语交流后,原国虎执意将采访地点移至户外,说要带我们深入山边,一睹他牵头操持的辣椒地和生猪养殖场。果不其然,当车子无限迫近盈满生息的农田时,原国虎的语言系统被重新激活,细节像水一样满溢出来,他开始滔滔说起自己发现村民需求、积极调产的过程以及今后改进的想法,一个第一书记的商业敏感和扶贫驱动的决心愈益显现。我意识到,这是他工作的场域。

    在辣椒地,原国虎掀起衣服下摆,黑色护腰赫然入目。他说是种植辣椒时遗落的伤病。在担任第一书记以前,原国虎是安泽县人社局就业中心的创业培训讲师。从11岁起,他离开乡下,一直寄住在学校,大学毕业后因工作关系定居县城。也因此,虽生于农村,原国虎对农村只有比较感性的认识,农耕方面更显经验不足。为了给村民们做好示范引领,他亲自下地,不到30岁的年纪,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连原国虎都说,这太残酷了。

    既然这么苦,为什么还要留下?原国虎的答案很朴实:“艰苦的工作也是要有人去干的,再说路是自己选的,怎么也得走下去。”山环水绕,蜿蜒的村路崎岖不平,对于我们来说,这是难得的体验,因为我们只是过客。但原国虎和村民们,就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日复一日。

    在这场“脱贫攻坚”持久战中,原国虎是新手,却出手不凡。东里村距县城35公里,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耕地。尽管种植总面积大,但属于粗放型生产,缺少深加工,也未形成集约效应。“当时我想,来了就一定要让村里变个样。”经过多方考察,原国虎打算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他看准了生猪养殖产业,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建一座生产规模达500头的养猪场。

    对于认定的事情固守自持,也照出了他和同行们在扶贫思路上的分野。在和卫寨村第一书记魏建云同赴河南考察后,原国虎不耽于设想,也不如履薄冰,回村后立即流转贫困户的闲置土地,开始大面积试验引种。这个善于总结规律的年轻人,为脱贫攻坚工作制定了通俗易记的“三个一”口号:抓住一个核心(养猪场),发展一个产业(辣椒种植业),争取实现一个目标(脱贫攻坚)。

    原国虎他们并不是英雄,如果英雄非要以干出什么宏图伟业或者献出生命为标准的话。他们大多数都像每个平凡人一样,关心薪酬、渴望稳定,期盼与家人在一起。但是,面对脱贫攻坚,他们经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常年驻扎在基层一线。他们不自诩伟大,只是选择了坚守。人才流失是现在扶贫攻坚面临的重要问题,但在安泽县的贫困村,总还是有第一书记们的身影。

来源:

【责任编辑:聂亚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