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资讯

“李文星案”新追问!985毕业生陷入“招聘骗局”求职殒命,谁是陷阱责任方?

发布时间:2017-08-03 11:20  来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作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导读:一则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疑陷传销组织致死的信息昨天在网上被大量转发。有自媒体报道称,毕业于东北大学的李文星在一家名为“BOSS直聘”的招聘平台上发简历找工作,却疑似落入打着招聘幌子的传销组织的骗局,直至有人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里发现他的尸体。目前,天津静海警方已立案调查。涉事BOSS直聘已作出回应,承认招聘“李文星”机制有问题。

事件回顾

    根据教育媒体“芥末堆”报道,东北大学12级学生李文星,疑似在boss直聘上被假公司欺骗,最终在天津市静海区发现其尸体。

    如今,大学生求职的“坑”数不胜数。李文星的死,把就业艰难的当下,那些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遭遇的形形色色的“坑”以极致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让人们再次聚焦大学生求职背后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面向大学生的求职陷阱由来已久。类似网络平台、中介公司、熟人介绍、草根组织这些看似“条条大路通未来”的求职之路,实际上却暗藏陷阱,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人仰马翻。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却成了李文星家人一辈子都挥之不去的梦魇。一份本以为是上市公司敲门砖的Offer,最终却引李文星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而当初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与李文星联系的北京科蓝公司,只不过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去天津“报到”后的李文星态度冷淡、频繁失联、多次借钱,根据他出事前的种种反常的迹象,同村的大哥李刚毅认为:“只有可能是被骗到了传销组织里,没有别的可能性。”

    在去天津之前,李文星自己也曾怀疑过这份工作的靠谱性,但最终他却还是选择去了天津,李文星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我们已无法得知。他的室友陈栋猜测,“当时他找工作的时间也挺长的,可能心里比较好急吧。”

    痛苦的求职经历和略为固执的性格是李文星走向骗局的两个重要因素。

    去年12月从达内培训完后,李文星在北京一家信息公司找了一份做Java工作,开始了试用期。“程序员特别吃经验,他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在那家公司不是很如意。”丁页城告诉芥末堆,最终,李文星没能经过试用期的考核,离开了那家公司。

    “找一家公司,可以在那边长远地发展,走技术路线,三年做到高级工程师。”

    这是他给自己定的未来职业规划,但这一规划在半个多月前却戛然而止。

    事到如今,丁页城依然自责着。在李文星告诉丁页城自己要去天津工作的时候,就曾跟他提过:“就只有电话面试了我一下,我都不知道(这工作)靠不靠谱,我怕是传销的。”然而在那样的情况下,他却依然没能拦住他去天津入职。

    李文星曾经和独自一人留在德州老家务农的母亲提过,如果天津的工作不行,他就直接回家看看。天津的工作的确“不行”,但在家的母亲却始终没能等到回家看看的他。

    “李文星”案并非个例

    急于自己求职的李文星被李鬼“北京科蓝”钻了漏洞,而利用招聘进行骗人的李鬼公司却不止这一家,李文星的遭遇也并非偶然。

    经过调查发现这类虚假岗位的招聘者目标大多是像李文星这样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往往社会阅历浅,并且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对招聘者缺乏警惕性并且不能识破骗局。

    几个月前,知乎网友“大奔奔”曾陪做前端开发的女友从北京出发去天津参加“中科软科技公司”的复试,对方称入职之后要在天津跟三个月的项目,结束后可回北京。

    到了天津之后,和他们联系的人事部经理给了他们一个位于天津静海区的地址,让他们坐公交过去。等他们到了公交站后,说让他们等会,喊个朋友去接他们。“朋友”二字让大奔奔瞬间提高了警惕,给中科软总部打了个电话,查询是否有这位人事部经理,最终的结果是查无此人。

    “接着我给我天津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情况,他疑惑地问我,为什么去静海区,说静海区特别偏僻,并且那边传销很猖獗。”大奔奔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时说到。

    在公交站等候的时候,他们还遇到了一位和他女友情况类似的男生,那位男生面试的是另一家公司,也在等人过来接。之后他们把和联系人的电话一对比,发现和他俩联系的竟然是同一个。

    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发现很多网友类似的案例。套路大多是冒充知名企业招聘,对求职者进行电话面试,而且面试的问题还比较专业。电话面试结束后,告诉你有项目在天津,然后找理由让你去天津,并告诉你一个天津比较繁华的地方。等你到了天津后,再找理由让你去一个天津比较偏僻的地方,让你在那等他们。

BOSS直聘承认招聘“李文星”机制有问题

    记者在BOSS直聘上体验了一下发布招聘的流程。发布招聘信息前,BOSS需要填写你的公司、职位和邮箱。只要选择BOSS直聘系统里搜索得到的一家公司,然后加入公司,再填写你的职位和邮箱后,就能发布招聘信息,期间没有察觉到有任何审核的环节。

    7月26日,记者以科蓝公司市场主管的名义发布了一则Java的招聘,很短时间内便可以直接和应聘人沟通,而在发布不到10分钟内,就收到了18个求职者的求职意向。

    8月3日, BOSS直聘回应承认,回顾本次李文星事件,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

    BOSS直聘解释称,公司之前执行的认证策略是“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是因为2015年初时用户少,招聘者多为初创公司,甚至筹备公司的招聘者。当时是为了便于招聘者上平台发布职位。

    BOSS直聘称:“不能及时更新这个策略,是我们的问题。教训很惨痛。公司管理团队已经形成决策并且落实,把招聘者真实性审核,作为生命线。”

    Boss直聘自称,从8月3日凌晨开始,全面进行了调整,对于所有招聘者执行事先审核认证的流程。不久,在目前材料审核的基础上,平台会采取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准确的审核认证措施。

    据了解,BOSS直聘是一家互联网招聘网站,创立已经4年,包括今日资本、顺为资本等机构先后对其进行投资。此外,天津静海警方已经立案调查。

    应对陷阱并非没辙

    “学生参与实习或兼职,很大程度上是做求职之前的经验积累,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胡军告诉笔者。他还介绍,南开大学就业信息网专门开辟“实习信息”专栏,各学院网站也会长期为学生提供此类信息。

    武汉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吴老师也表示,学校会将实习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模块放入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此外,社会上一旦出现实习或兼职诈骗问题,学校会根据特定情况与辅导员沟通,辅导员及时召集班会,告诉学生提高警惕。

    但面对求职陷阱,更需要的还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练就火眼金睛。

    在反思自己和同学“中招”的经历后,赵晴也列出了应注意的问题:要从正规渠道获取实习信息,并通过实习单位发送面试信息、邮件等细节进行再次甄别;寻找实习机会时尽量组成小团队,不要单独行动,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互相照应。

    对于规避实习或兼职中的陷阱,胡军给出两点建议:“一是信息渠道选择,应该以官方(尤其是校方和各学院)提供的信息为主,不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二是对于一些非正式渠道的有吸引力的信息要多方查询核实,不要盲目相信‘高大上’和‘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好运。”

 

来源: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责任编辑:聂亚栋】